“空殼村”美麗蛻變的領路人
“覃舉書記上任以來,我們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你看,我在這里隨手拍張照就是美景!”興業縣城隍鎮龍潭村老黨員覃建才對村里的變化深有感觸。
近年來,興業縣城隍鎮龍潭村黨支部書記覃舉率領村“兩委”干部,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兩大主題,發動村民開展“三清三拆”美化家園活動,大力發展種植、養殖業,并依托村中的“桂東南抗日武裝起義司令部舊址震聲樓”,全力打造“紅色村莊”,帶動了村集體、村民增收,成就了龍潭村的美麗蝶變,覃舉也因此被評為玉林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真情幫扶暖人心
住房保障是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一項重要的指標!柏毨糇∫惶煳7,我就一天睡不好覺!瘪e說。
雖然國家危改政策補貼最高達到4萬元,但村里有些貧困戶還是拿不出錢先蓋房。為解決這部分貧困戶住房問題,覃舉多次聯系當地工程隊,按照包工包料的辦法,由工程隊先施工,待補助款下來后再結算。在他的努力下,龍潭村完成了24戶危房改造,9戶易地搬遷,全村所有住危房的貧困戶都搬進了穩固的新房子。
2017年7月擔任龍潭村黨支部書記后,覃舉第一時間對全村貧困戶進行逐戶走訪登記,了解每戶情況,細致掌握每一戶脫貧措施,鞏固脫貧成效。在村“兩委”干部以及全體幫扶干部的共同協作下,2020年底,龍潭村實現了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摘帽,整村脫貧出列。
培育壯大扶貧產業
龍潭村屬“十三五”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6戶368人,基礎差、產業單一、發展落后,如何帶領群眾盡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是覃舉考慮得最多的一件事。他多次與上級相關部門溝通,爭取項目資金,把產業發展作為群眾脫貧致富的核心,組織村“兩委”班子外出考察學習,結合村情實際,尋找適宜本村發展的產業道路。
最終,他和村“兩委”干部決定成立龍潭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打造龍潭村養殖產業園,引進養雞、養豬等企業,既解決農田撂荒問題,又能讓村民獲得持續可觀的收入。如今,龍潭村扶貧產業園已經投入運營,覃舉還合理利用扶貧項目資金,與轄區內實力雄厚的生態養殖場合作經營養殖項目,貧困戶年人均收入至少增加1800余元。
“養殖場用地租金是給村民的,豬舍由我們公司建設,龍潭村委把近60萬元扶貧資金投了進來,我們就給他們保底分紅每年10%,也就是6萬元一年!痹诋a業園內發展養豬產業的興業縣鴻鑫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徐世球告訴記者。
“通過在產業園內發展養豬和養雞產業,我們村集體總收入有6.8萬元一年,其中村集體留3萬元,其余下發到建檔立卡貧困戶手中,每人每年有230元分紅收入!瘪e說。
如今,在覃舉的帶領下,龍潭村從“空殼村”搖身一變成為“產業發展強村”,村級集體經濟由2016年的不足萬元到2020年增至7萬多元。
看到不少村民嘗到了土地流轉發展產業的甜頭,覃舉還趁熱打鐵,鼓勵一些有技術、有資金的農戶發展規;N植。種植戶龐英建在他的帶動下,種下了220多畝紅心蜜柚,如今已到掛果時節,眼看著再過兩年就到豐產期,老龐心里可別提多高興了:“種了220畝,到高峰期,一年收果應該有7.5萬公斤左右,按照每公斤12元的價格,應該有90萬元一年!”
打造“紅色村莊”新名片
在龍潭村的震聲樓前,桂東南抗日武裝起義烈士主題雕塑雄姿英發。雕塑下方是一列列烈士名單!傲沂棵麊喂308個名字。為了革命理想、民族大義,他們長眠于此!瘪e告訴記者。
依托位于村中的“桂東南抗日武裝起義司令部舊址震聲樓”紅色資源,覃舉率領村民創建了占地20多畝的紅色旅游景點,建成興業縣黨員教育示范基地、全民國防教育基地,打造了“紅色村莊”新名片,提升了鄉村風貌改造品位。同時,他還發動村民挖掘整理紅色故事,并將收集到的紅色文物放在震聲樓室內展覽,還積極組建義務講解隊,組織黨員群眾義務講解紅色文化。
結合鄉村風貌提升,龍潭村還先后投入50萬元打造龍潭特色黨建品牌,將紅色元素融入到村委辦公樓裝修、文化娛樂中心、路燈等民生基礎工程建設中,促進紅色基因傳承。目前,龍潭村已成為興業縣“紅色革命旅游”熱點村莊,累計接待黨員群眾10萬余人次。
“我們打算以震聲樓為中心,促進農旅融合,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瘪e堅定地說道。
原標題:“空殼村”美麗蛻變的領路人——記玉林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興業縣城隍鎮龍潭村黨支部書記覃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