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平竹海 一枚嵌入鄉間的“綠寶石”
6月22日,正值酷暑。記者走進麻竹之鄉博白縣浪平鎮,在茂密翠竹間踏足,尋覓夏日的清涼。據介紹,浪平鎮有著3萬畝連綿青翠的麻竹林,漫山遍野茂盛的竹林,構成一幅氣勢雄偉景色獨特的天然美景。從該鎮和睦村至六江村的綠珠江邊,更有著17公里的連綿天然翠竹,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綿延的竹海沿江而長,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這片竹海,藏著“致富密碼”
沿著蜿蜒的小道,記者走進浪平鎮茂龍村竹子麓屯時,村民唐承付正在山上尋覓新破土的竹筍。2016年,他在自家山林上種下這片15畝的竹林,成為浪平鎮3萬畝麻竹林的一分子。置身其中,漫山遍野是竹的世界,是綠色的海洋,清幽而寧靜。
與常見竹子不同,麻竹的葉子非常肥大。那個彎下腰拾起新筍的老農告訴記者,麻竹是浪平的“寶貝”,既能促農民致富,又能涵養水源,改善生態環境。每年,這15畝竹林能為他帶來5萬元的收入!罢f來說去,還是黨和國家的政策好。幾年前,黨委、政府鼓勵我種植麻竹,教會了我這技術!碧瞥懈墩f道。
村民唐承付正在采摘新破土的竹筍。
麻竹種植產業包括栽竹、出筍、竹筍加工銷售,以及種苗生產、成竹加工銷售、運輸及相關服務等,產業鏈長、產業集群容量大、涉及面廣、附加值高。種植麻竹,成為當地廣大農戶致富的主要門路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浪平鎮的麻竹種植已具一定規模,據不完全統計,該鎮農戶種植麻竹已逾3萬畝,僅在茂龍村,就有1.5萬畝竹林。為了讓漫山遍野的麻竹筍源源不斷地“生錢”,浪平鎮已經建有麻竹筍加工廠多個,麻竹筍生產已成為該鎮的朝陽產業、富民產業。
“在我們茂龍村,開發有‘竹子麓有機筍干’的品牌,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去。每年能夠收購百萬噸的生竹筍! 茂龍村黨總支部書記、村主任唐錫富告訴記者,“我們做的筍絲,還賣到了柳州,指不定你吃的螺螄粉里,就有來自我們茂龍的筍絲!
做“竹”文章,打開旅游畫卷
靠山吃山,靠竹吃竹。浪平鎮打出的這一張麻竹王牌,不僅是農民致富的財富之源,也是一道美麗鄉村的旅游風景線。
浪平鎮有“麻竹之鄉”“博白后花園”“天然氧吧”等美譽。春看竹霧、夏賞竹綠、秋覽竹浪、冬觀竹翠,一年四景盡在“竹”中。美麗清澈的綠珠江曲折蜿蜒而過,更讓漫山遍野的綠有了生命的靈氣,增添了竹的靈秀與俊逸。
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為了發展當地的旅游業,浪平鎮黨委、政府以茂龍村竹子麓屯為試點,依托竹子麓屯原生態環境和漫山遍野的竹子,以竹文化為引領,打造集休閑觀光、采摘體驗、教育培訓為一體的“竹采畫鄉”四星級鄉村旅游區。示范規劃面積約為1000畝,景區分為竹園文化區、核心服務區、游覽體驗區、生態種養區等功能區。
竹子麓屯原生態環境和漫山遍野的竹子,成為當地寶貴的財富。
“目前已經投入了800多萬元建設基礎設施!碧棋a富告訴記者,這些年村里的環境好了,村民建設家鄉的熱情也更高了。村民主動籌工籌勞,通過“群眾自籌+政府補貼”的方式,硬化屯內道路,安裝太陽能路燈,并在道路兩旁扎籬笆,種花草,大力實施“三化”工程,進一步美化屯內環境。生態竹林是當地的特色環境,竹子麓屯結合特色資源和生態環境,融入竹元素,利用資源優勢和特色產品發展生態旅游產業,目前已建成竹海園、竹林小道等景點,建成休閑廣場、停車場等基礎設施。
“竹子麓屯將繼續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堅持發展生態種養產業,努力拓寬產業發展路徑,不斷開發生態旅游項目,將竹子麓屯建設成為集旅游觀光、農家休閑、野外體驗為一體的農村生態旅游示范村屯!碧棋a富告訴記者。
浪平鎮開發鄉村生態旅游的氛圍也越來越濃。在不斷改善環境的同時,該鎮注重挖掘“竹文化”!6月25日,我們還將在這里舉辦‘感黨恩·慶豐收’浪平鎮慶祝建黨100周年活動,不斷提升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痹撴偣ぷ魅藛T告訴記者,活動除了延續往年的“麻竹筍王”評選外,還有“荔枝王”評選活動,在活動上將為與會觀眾提供“一筍多吃”的菜品及小吃。
原標題:走進“麻竹之鄉”,邂逅一片令人心醉的綠色海洋—— 浪平竹海 一枚嵌入鄉間的“綠寶石”